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为积极推进我国航天强国事业发展,弘扬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营造建设科技强国的良好氛围,4月23日、24日,航空航天学院面向校内外大中小学生组织开展“空天科普”系列活动。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旨在倡导全民特别是青少年格物致知,不断探索宇宙奥秘。
此次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大都是第一次走进“中国航天日”,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疑问:“为何要将每年4月24日定为‘中国航天日’?”针对大家的提问,指导教师细致地科普了中国航天日的由来和意义: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于1970年4月24日。为纪念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2016年3月8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希望通过每年的纪念日活动,传承民族精神、建设航天强国、激发探索精神。
活动中,学院组织开展了航空知识大讲堂,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郝志伟副教授和太原理工大学贾鹏副教授为参加活动的同学们分别作了题为《太空探索之中国载人航天发展史》和《21世纪的天文学与技术》的科学讲座。两场科普讲座将星空之魅力与人类文明之璀璨相结合,描绘出一幅严谨、趣味、美妙的星空画卷,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空天知识,同时,也让同学们从专业视角了解了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历程,特别是了解我国航空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为了让同学们直观了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航空发动机是如何设计制造出来的,指导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空气动力学实验室和航空动力实训室,给同学们认真讲解了风洞教学系统、航空发动机模型、微型涡喷发动机真机件的相关知识,使同学们初步了解了飞机动力系统的奥秘以及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在动手实践环节,学院的科普志愿者向同学们介绍了多旋翼无人机、航空模型、天文望远镜、星空摄影等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成果,指导同学们体验并制作完成了自己的航空小模型等工艺品。
活动的最后,学院组织大家参观了形式多样的飞行器,从塞斯纳-172到空客A320机型,还进行模拟飞行体验。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大家认真学习飞行基本要领,了解飞机仪表操作系统。在实际体验时,大家身临其境,沉浸感愈发强烈,仿佛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深切感受到航天科技发展的魅力。
格物致知,叩问苍穹。航空航天强国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对空天梦想的追求。航空航天学院希望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以科普独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和严谨性,点燃青少年心中创新热情,用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导青少年能够认真研究事物原理,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引导青年人积极踏上空天寻梦的伟大征程。
今后,航空航天学院将秉承“求实、严谨、创新、筑梦”的精神,着力打造高质量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创新力,促进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助力青少年学子启航空天梦想,立志航空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