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16日,2025年全国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交流大会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召开。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航空航天教材研究)、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航空航天类专业工作委员会)等7家单位联合主办。学院教师、虚拟教研室工作委员会委员丁俊飞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代表学院参加了同期举行的教育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管理委员会闭门会议。闭门会议推选并通过了太原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李志强教授担任教育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管理委员会委员。

大会以“数智聚力空天新质产业,教研共谋飞设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加强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建设、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材、虚拟仿真教学、工程实践教学建设成果交流,结合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推进学科布局。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机关单位和研究机构的嘉宾代表参加。经过专家评审,我院李隆老师主持的“新工科背景下学科竞赛项目引导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和郑晓霞老师主持的“《航空动力装置》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获得2025年教育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教学改革项目立项。

会议还围绕“航空航天类专业教材建设”“低空产业发展与高等教育”“飞行器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和虚拟仿真教学”四个专题进行了13个特色报告。报告聚焦创新实践与成果,为新时代高校飞行器设计方向教育教学提供“集体智慧”。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参观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校史馆、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新能源电动飞机装配大厅等,对沈航70余年建校历史、工程实践教学和通航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近年来,学院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交叉、强实践”的原则,不断优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改革紧跟行业趋势,教材建设与时俱进,实践平台丰富多样,形成了较为成熟且动态发展的教育模式,为我国航空航天类高质量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
初审:丁俊飞
复审:李志强
终审:王银兵